中国高校院校拼招生数量时代结束
中国很奇怪的一种教育模式,国家颁发学历国家统一学历考试,任何一所学校学生都要国家政府毕业证书才是合格的大学生,才是所谓光明正大的所谓的人才,长期下大学指标指标就是一个国家考试学历考试指标,没有知识创造,社会综合创造指标。
考分学历认证模式,造成学校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知识企业生产创新力缺失,都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学历认证上去打磨,部分大学被国家认证学历模式过于袒护,资源集中垄断,教育不是为了知识,教育的知识不是为了改变创造生产力改变环境,而是成了完成学历任务。 富足的学校招生人满为患,因为学历认证模式从直属省市到边远地区递减。
教育的本身是求知的需求,求知的本身是解决生活生产的困惑,文化科学技术法制健全的繁荣都是知识求知的驱动力创造力, 中国教育发展变成一种学历认证为目的。
过去十年和以前,中国采用精英式样的学历考试模式,国家直属公立学校,学生过于考学分式挤名额上纠缠,由于国家直属公立学校数量只有那么几个,而考生的数量过于庞大,所以必须需要民营高校来作替补,因此万人高校在全国各省市迅速发展。国家直属高校有国家专项经费调拨(经费都会预先申请到位),而民办高校则属于自筹资金自建校舍,招生的生源直接影响学校生存。
公立学校不需要自己找学生,学生抢指标名额;民办学校到处找生源求生存,以招收学生数量来达到教学业绩。公学校学生抢学校,民办高校学校抢学生。
中国高校和美国高校
中国国内最好的大学是国家公立学校,而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学校,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耶鲁都是民办私立高校,他们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他们有自己的庞大教育基金,有自己的完善的财务系统,不需要要政府补贴经费维持生计,他们教育体系由自己企业产业研发生产决定体系,而不像中国国内的教育体系停留在书本或是国家政府圈定的几个体系,国内高校需要政府前后左右照顾特别经费调拨,不能独立自己发展。
美国高校在学校实验室的研发科目就能和企业生产产品挂钩,这样学术研发直接与企业产品升级销售对接,直接产生社会生产价值。美国这些著名高校基金投资科研项目投资新兴产业,获得高昂回报又回流到学校。美国的大学建立是一个知识求知自然需求知识创造的追求,他们的建立是为了求知知识创造技术,不会有中国国内这种国家认证学历枷锁套着。
对于中国国内某些学者可能说是体制不同,这其实和体制并无多大问题,民办高校只有十来年时间,因为改革开发早期民办高校并没有,是近10年到15年的事情,中国的知识人才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缺失创造力中国教育,大量低端重复竞争抢生源,仅仅是做一个学历教育任务,没有学历教育的则偏向职教培训,这类学校仅仅停留在招生生死线上,他们尽管规模大到上万的规模,但没有自己研发产业体系,抗风险财务能力低,没有养育人才的基因都没有形成,输送低端车间工人技工,即便是公立学校毕业生也只适合填充式政府部门职位,创新创造力低创业成功率也就相对比美国低很多。
近年海外教育机构瞄准中国市场抢夺资源,把中国最富裕的学生抢走,美国留学热在这两年已经走到了顶峰,把高端收入家庭的生源从中国教育市场拿走,当教育全球化格局形成之后必然中国将会有大批没有竞争力的大学被全球教育体洗刷淘汰,民营私立大学将第一批被淘汰,地级公立大学也将会淘汰一部分或者重组;过去处在一个封闭信息时代,有这个国家学历守护神灌注在家长和学生大脑中,实在不能读国内一流大学学历教育,也无赖读下国内的私立大学,但是现在完全处在一个开放竞争中,稍有条件的家长直接把孩子送出国去读书,这一场竞争已经让这种拼招生数量的中国大学失去优质的生源,本身中国这些教育体系又没有雄厚的根基。